Search

然後說到稻米,這段寫不進去但也是很有趣呢(到底有多少話想說XDDD)

下圖第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然後說到稻米,這段寫不進去但也是很有趣呢(到底有多少話想說XDDD)

下圖第一張照片是磯小屋裡「台灣鬼稻」的標本,台灣鬼稻又稱為紅鬚稻,是台灣原生種的山地陸稻。台大農藝系技士劉建甫說:「因為結穗一周很快就會掉光光,常有農民覺得怎麼這麼快就掉光了,是被鬼吃了喔!所以就稱為『鬼稻』XD」

鬼稻的特色是稻榖前方有一根常常的芒(不要學我一直說長長的毛),這些芒是聰明的鬼稻在演化過程中長出來的護身神器,只要有芒擋在前端,鳥類來偷吃稻穀的時候就容易被刺到,而且稻穗還會趁亂掉落,這也是野生稻為了加緊繁殖後代所發展出的特色。

鬼稻在雜交改良的過程中一度幾乎要絕種了,日治時期有稻作專家在野外發現原生種的鬼稻,這個消息還上了台灣日日新報,而且還說咱們鬼稻是「天然紀念物」呢!

劉建甫說,「近代分子生物研究發現,台灣鬼稻這些物種,應該是亞洲栽培稻的祖先。」但現代的稻幾乎都看不到什麼芒,因為芒除了會刺小鳥也會刺手,碾米的時候還會影響到品質,所以在人為刻意選拔影響下,現在稻榖的芒愈來愈短。

聽他說完,對於今天只能看到標本,我覺得好遺憾,但劉建甫火眼金星看到磯小屋外有個小盆栽,裡面長了一株被我誤以為是雜草的植物(X)

他衝出去說:「這不是瑞岩香米嗎!!!」

雖然不是紅鬚稻本人(?),但瑞岩香米同樣是台灣古老的原生種,而且是南投縣瑞岩部落的特有米種,它曾是原住民重要的主食,卻因為一場稻熱病消失38年。

各界專家近十年不斷復育下,瑞岩香米逐漸重回大家的餐桌,我湊上去觀察,瑞岩的特徵是和鬼稻一樣有長長的芒,於是趕緊拿著相機多拍幾張,希望這些台灣的古老稻種能再次回到土地(然後我就可以買來吃吃看了)、回到餐桌,持續哺育整座寶島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啾啾夫人的採訪日記、人物專訪與記者會新知 偶爾還會出現一些生活筆記與心情隨筆 強烈徵求所有生活疑難雜症,讓啾啾找達人幫你解決
無論在圈內闖蕩多久 仍是媒體界永遠的菜鳥 永不忘記為何選擇當個記者 讓自己每一篇報導都有意義 待人有盔甲也有軟肋 不過分善良 也不討好各方勢力 在工作之餘 還能夠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各
View all posts